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试验区建设获批 烟台矢志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
发布日期:2018-01-19浏览次数: 字号:[ ]

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的烟台,迎来了国家战略重大发展机遇。

  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国务院刚刚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山东省综合试验区建设建设中烟台的核心地位,把烟台打造成为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方案》提出,强化烟台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作用,支持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支持合理调整行政区划。

  “《方案》多处涉及我市重大事项,明确了加快提升烟台的核心地位,支持烟台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国务院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是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标志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烟台立足核心区的地位,将在全国新旧动能转换中先行先试、提供示范。

  明确烟台核心地位

  率先突破,强化辐射带动能力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我省综合试验区建设要加快提升济南、青岛、烟台三市的核心地位,将其余14市的特定区域纳入其中,形成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的动能转换总体格局。

  试验区由济南、青岛、烟台三市全域和其他14个设区市国家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特定区域组成,多点突破,带动全省的协同发展。

  《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济南、青岛、烟台三市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资源富集等综合优势,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

  作为试验区三核之一,烟台的作用如何定义?《方案》明确:烟台,发挥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优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新高地;强化烟台的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作用。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我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必须破解的难题。为破解上述难题,促进各区域间的融合互动,《方案》提出,突出三核引领作用,强化济南、青岛和烟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推进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优势产业统筹培育、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治理。

  发展五大新兴产业

  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新旧动能转换,往哪里转,活力在哪,潜力在哪?

  《方案》提出,综合试验区建设将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药健康等五大新兴产业,同时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

  支持烟台新兴产业发展,《方案》明确,推动烟台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烟台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支持烟台创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深化改革激发转换活力,扩大开放释放转换潜力。《方案》中有关综合试验区多项改革开放的部署,多次提到烟台,给予政策支持。支持烟台开展基金管理服务专项改革创新。经山东省人民政府依法委托,烟台市人民政府可行使部分县(市、区)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方案审批权。在烟台市,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充分借鉴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编制实施规划

  在试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当前,我们正在抓紧编制《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上持续加力。”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发挥好综合试验区建设“三核”之一的引领作用,烟台责无旁贷,更有先行先试的底气。

  站在全省视角看烟台发展机遇。目前,山东仍处于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升级、城乡区域一体、陆海统筹联动加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战略的深入推进,为烟台发展提供更大潜力、韧劲和回旋余地。同时,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共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国家智慧城市、国家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等试点政策,为烟台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先行先试契机。

  记者获悉,围绕落实《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我市将突出产业体系、经济体制、创新驱动、需求拉动四个着力点,在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等28个方面先行先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坚持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抓好192个市级重点项目,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中率先突破、走在前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