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济南11月17日讯(记者 逯禹涵 摄影 姜镛)“依靠虚拟经济的增长来盈利,那是利益的再分配,只有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创造价值。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实体经济始终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国家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依托”。在16日下午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专题培训会上,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钱焕涛为大家作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努力打造山东新工业》的专题报告,重点阐述了十九大精神,提出了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努力打造山东新工业的目标。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牢固树立发展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 钱焕涛主任表示,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专门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这是指导我们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总纲领和总要求。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这次又写进了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等重点任务,这充分表明中央发展实体经济的导向更加坚定、方向路径更加明确。对此,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牢固树立发展实体经济的鲜明导向。 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就曾指出,“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又再次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 要深刻认识工业是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俗语讲,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在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划分中,工业是真正具有强大造血功能的产业,对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稳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工业大省,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我省经济也没有受到较大的冲击,就是得益于实体经济的牢固根基。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坚持不懈推动工业发展。 钱焕涛表示,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省工业迈上新台阶,呈现出“大、强、优、新、活”五个特点。一是工业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国家重点统计的41个工业大类、197个中类中均有分布,110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原油加工量率先突破1亿吨,橡胶轮胎产能占全国50%,电解铝占30%,化工占20%,有力支撑了全省和全国经济发展。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60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万亿元、利润8643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29.3%、16.1%,占全国的13%、12.6%,均居第二位。5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万亿元,其中化工居全国第一位,轻工、机械、纺织居第二位,冶金居第三位。二是工业强省的态势进一步显现。77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22个县(市)入围全国工业百强县。4家企业荣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22家企业入围国家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23个项目进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数量均居各省市之首。45家企业入选中国品牌价值500强,“好客山东人、好品山东造”成为交相辉映的两大区域品牌。三是结构优化步伐进一步加快。装备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012年的25.3%提高到2016年的29.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9.1%提高到33.8%。大力“腾笼换鸟”,连年超额完成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率先开展“工业绿动力”计划,2016年比2012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17.1%,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4.2%。四是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00亿元,比2012年增长80%;信息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近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4265亿元,分别居全国第三、第四位;两化融合指数达到93,海尔、红领在家电、服装等领域的个性化定制成为全国典范,浪潮在国产服务器行业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总集成总承包、整体解决方案等服务型制造成为传统企业新的增长点。五是双创活力充分释放。已连续举办26届产学研展洽会,每年实施省级创新项目4000项以上,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79家、工业设计中心9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9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全省中小企业达到206万户,是2012年的2.5倍。启动开展云行齐鲁—企业上云系列活动,“山东工业云平台”服务企业超过8000家。 坚持“四新”“四化”“四提”, 努力打造山东新工业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现我省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举措。今年以来,省经信委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调研,认真研究谋划推动全省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路线图”,形成了《关于加快我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调研报告》和《关于加快推进山东工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调研报告》两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并于5月27日上报省政府和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办公室。我们在报告中围绕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四新”促“四化”的思路,研究提出了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四提”)的实施路径和目标,进入了省政府决策。龚正省长今年7月在烟台调研时指出,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住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这个牛鼻子,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做到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 钱焕涛主任总结表示,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考虑,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和省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走在前列”目标定位,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条主线,围绕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一个中心,坚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和培育壮大新动能两个引擎驱动,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努力在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现代信息、能源材料、海洋经济等方面全面求强、建设强省,打造质量效益好、创新能力强、产业结构优、融合程度深、品牌价值高、发展后劲足、安全环保节能的山东新工业。
|